蒸汽鍋爐的燃燒過程是燃料與氧化劑在爐膛內發生劇烈氧化反應并釋放熱量的過程,通常包括燃料引燃、燃燒強化、燃盡三個階段。燃料通過給料裝置進入爐膛,在高溫環境下吸熱揮發,與空氣混合后達到著火點開始燃燒,產生的火焰與高溫煙氣通過輻射和對流方式加熱受熱面。燃燒過程中,燃料中的可燃成分與氧氣充分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水等產物,同時釋放大量熱能,未完全燃燒的顆粒在爐膛后部繼續燃盡,減少熱損失。
影響燃燒效果的因素主要包括燃料特性、空氣供給、燃燒組織方式及運行參數。燃料的熱值、揮發分含量、顆粒度等特性直接影響著火難易程度和燃燒速度,揮發分高的燃料易引燃,而顆粒度均勻的燃料燃燒更充分。空氣供給需滿足燃料燃燒的化學計量比,過量空氣會降低爐膛溫度,不足則導致不完全燃燒,需通過風煤比調節實現優化。燃燒組織方式涉及爐膛結構、燃燒器類型及布置位置,合理的爐膛形狀可延長煙氣停留時間,旋流燃燒器能增強空氣與燃料的混合效果。運行參數中,爐膛溫度需維持在燃料著火溫度以上,過低會導致燃燒不穩定,過高則可能引發結渣;負荷變化時需同步調整燃料量與風量,避免因供需失衡影響燃燒效率。此外,燃料與空氣的混合均勻性、爐膛壓力及煙氣循環方式也會對燃燒過程產生影響,需通過綜合調控實現高效低污染燃燒。




蘇ICP備05001716號-1